《時時刻刻》是一部跨越時空的傳記電影,講述了三個女人被一個名字所聯(lián)系的故事。其中,弗吉妮婭·伍爾芙(妮可·基德曼)是生活在上世紀(jì)20年代倫敦郊區(qū)的作家,她正在創(chuàng)作她最后一部小說《戴羅薇夫人》。在虛構(gòu)與現(xiàn)實之間徘徊的她,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束縛,甚至渴望死亡。勞拉·布朗(朱麗安·摩爾)則是二戰(zhàn)末期洛杉磯的家庭主婦?!洞髁_薇夫人》引發(fā)了她對生活意義的不斷追問,日復(fù)一日的家務(wù)使她產(chǎn)生了自殺的念頭。克拉麗薩·沃甘(梅麗爾·斯特里普)生活在90年代的紐約,過著象征著《戴羅薇夫人》的生活。她深愛的朋友理查德因艾滋病無法自理,善良的戴羅薇夫人成為派對的主人,給每個人帶來快樂,卻無法解除內(nèi)心的孤獨與憂傷。這三個女人在不同的時空中,內(nèi)心對死亡的掙扎與抗?fàn)帍奈赐O?,時時刻刻。這部電影以真實的傳記形式展現(xiàn)了她們的故事,讓觀眾們深入感受到她們的內(nèi)心世界。
在片子開演后十分鐘,我曾經(jīng)懷疑過自己是否能看懂這部電影。三個女人交替的出現(xiàn),不斷切割轉(zhuǎn)換的鏡頭,以及在此之前讀到的模棱兩可的內(nèi)容簡介,這似乎是預(yù)示著這不會是一個或者三個簡單的故事。然而在看到電影二分之一的時候,我開始流淚。并且一直到電影的最后結(jié)束。在網(wǎng)上,我看到很多人說這是一部關(guān)于女人的電影。也有人說是同性戀題材或者干脆說是沒看懂,因此我想把我自己看到的東西寫下來。也算做是一種解讀吧。一個關(guān)于女人又完全與女人無關(guān)的解讀。
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復(fù)雜的電影,復(fù)雜只是因為交織在一起的三個故事看上去過于平淡罷了。三個女人的一天。很普通的一天,似乎都是被一本書《達洛威夫人》所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因為她們是如此的不同,所以這種聯(lián)系看上去有些勉強,維吉妮婭 伍爾夫—— 一個天才,一個精神瀕臨于崩潰的女人。勞拉 布郎—— 一個家庭主婦,一個被天才所改變的女人。 而克拉莉莎—— 一個編輯,一個守候天才的女人。她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,有著不同的家庭,然而有一點確實相同的,我一直覺得這才是真正將她們連在一起的東西。那就是她們內(nèi)心都依然活著的夢想,以及她們所面對的庸俗的生活。
這庸俗的生活也是我們很多人所必須面對的,它就像一個牢籠,困住我們的夢想,讓我們窒息,不得逃脫。對于維吉妮婭 伍爾夫來講,這牢籠就是在里齊蒙德的平和安祥的生活。為了避免她再一次精神病發(fā)作,她的丈夫雷納德把她帶到這個小鎮(zhèn)上,為她買來印刷機,為她開辦出版社。然而這一切努力都不能讓她過上他所期望的那種“正?!钡纳睢R驗樗蔷S吉妮婭 伍爾夫,這就注定了她終將為探求人生的真諦而活。終將不能成為一個安于享受陽光和青草味道的某個男人的女人。雖然這條路是充滿了荊棘而危險的,甚至可以把人逼瘋。但是這是她無法放棄的東西。她羨慕她的姐姐可以享受世俗的快樂。在告別的時候她狠狠的親吻著姐姐問“你覺得有一天我能逃脫么?”這逃脫,也許指的是瘋癲,也許指得是她的命運。然而她終究無法逃脫。或者說當(dāng)這一天結(jié)束的時候。她終于做出了選擇。
回到倫敦,回到動蕩喧囂的生活中去可能意味著再一次精神病的發(fā)作,可能意味著死亡。然而她說,如果讓我在死亡和里齊蒙德之間做選擇的話,我選擇死亡。
雷納德看著她眼神里的堅定,哭了。因為他終于知道,這個世界上有些人,盡管你是那么的愛他們,盡管你愿意為他們付出你的一切,然而你將注定無法把他們留住。
這樣的人身上,是會有一種巨大的孤獨和虛無感的。這是一個人的天性,也許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。只是有的人不愿意面對,而選擇了躲藏在世俗的情感和生活中使自己麻痹起來而已。這也就是家庭主婦勞拉在看那本《達洛威夫人》之前所過的日子。雖然影片中并沒有描述她在這一天之間是什么樣子。但是我們是有理由相信,她曾經(jīng)很可能和所有的家庭主婦一樣,為有一個自己的小家庭而感到滿足。
她的丈夫是一個好人。她的兒子也非常可愛,家境殷實,生活不錯。但這對于她來說,到底有什么意義呢?在讀這本書之前,她可能從來是逃避這樣的問題。用世俗生活的瑣碎來麻痹自己敏感的靈魂。然而在這一天理,她終于明白,她對他們的愛不能夠讓她留下來,她不屬于這樣的生活。雖然她一直是努力的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,但那不是她天性里的東西。她因此而感到痛苦萬分,甚至希望以死亡來解脫。
這在一些人的眼里簡直是不可理解的一樣事情,為什么有的人,有了車子房子丈夫兒子,有了這一切后還是不知足。難道生活不就是這些嘛?難道生活不就是這樣的一地雞毛?誰又不是這樣過的呢?
雷納德對維吉妮婭說,我們有義務(wù)去吃 做的飯,你有義務(wù)保持清醒。
而維吉妮婭則說“只有我,我,才最清楚我想要什么,這是我的選擇,作為一個人的選擇?!?br>
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死亡,只有不被理解的死亡罷了。有時候當(dāng)你看清楚了人生的本質(zhì),那種莫大的虛無就會偷偷攜帶著死亡的陰影一起靠近了。有的人的心中其實是很明白這一點的,因此他們選擇不去看,他們選擇逃避。在這一天,勞拉最終沒有結(jié)束自己的生命,然而她做出了決定,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退出了自己的生活,一種完全不被人理解的方式。她拋棄了她的丈夫和孩子。這在于世俗的觀念中,這是一個母親所能做的最該受到指責(zé)的事。然而她與維吉妮婭一樣,也勇敢的面對了自己的天性。也勇敢的面對在未來的歲月里她的良心上所必須承受的譴責(zé)。
是自私也好,是不負(fù)責(zé)任也罷。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(rèn)她活得更像一個人?!皼]有人會原諒我。除了死亡?!彼谟捌米詈笕ヒ娝固乩锲账缪莸每死蛏脮r候說?!暗俏疫x擇生存?!?br>
我看到斯特里普的臉上那微妙得變化。實際上勞拉的那番話令我也為之動容。在這一天之前,克拉莉莎正好和我們的前兩位女主人公相反,她是維吉妮婭 伍爾夫身邊的雷納德,她是勞拉身邊的丈夫和兒子。她是別人的牢籠,也是自己的牢籠。她照顧她的前任男友理查與其說是因為愛,還不如說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平庸的寄生蟲。而她寄生的不是別的什么東西。正是自己的夢想。因為理查是一個具有天分的人。所以她對她的女兒說,只有和里查在一起的時候,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的活著的。因此她也為理查看她的目光感到憤怒。因為他的目光讓她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確是一個平庸的人,過著平庸的生活。這甚至讓她在理查的前男友到來的時候歇斯底里的哭了起來。
然而理查明白一切,他活著就是為了報答她的。于是他問她的“達洛威夫人”,“如果我死了的話,你會不會感到憤怒?!?br>
她當(dāng)然是感到憤怒的。她覺得他們應(yīng)該互相為對方而活。她把這叫做相依為命。有的人就是依靠與他人互為牢籠才能證明自身的存在。雖然她為自己的庸俗不堪的生活也感到憤怒,然而她卻表現(xiàn)得相當(dāng)?shù)捻槒摹?br>
然而理查卻說“達洛威夫人。你必須放我走,也放了你自己。”最后他在她面前從窗口一躍而下,終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,得到了解脫。也許這個世界早就讓他活得十分得不耐煩。然而有時候哪怕是選擇死亡也會那么的不自由。他為她活了十年。
“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?”雷納德問維吉妮婭
“為了對比”維吉妮婭說“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?!?br> “那么誰會死?”雷納德又問。
“詩人”維吉妮婭說“那些心懷夢想的人?!?br>
然而克拉莉莎并不明白,她感到憤怒得無以言表,她只是想為他開一個晚會而已。她做了所有瑣碎而令人厭煩的事然而卻覺得不幸福,不被人理解。直到勞拉 布郎的出現(xiàn)。
我們會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理查原來就是勞拉的兒子,那個在勞拉的一天里出現(xiàn)過的憂郁的小男孩。理查始終不能原諒她的母親會拋棄他們。于是他在她的小說里給她安排了一個死亡的結(jié)局。然而到了他的最后的時刻,當(dāng)他自己也終于決定離開自己的牢籠的那一刻。他膝蓋上放著她的照片似乎暗示著我們他終于可以明白她了。
“如果我說我后悔,那么我會輕松一些,好一些?!眲诶瓕死蛏f“但是后悔有什么意義呢?當(dāng)你已別無選擇?!?br>
勞拉的出現(xiàn),終于讓克拉莉莎明白了理查的選擇。有的時候面對一個真實的自我也需要勇氣。就像維吉妮婭所說的那樣“逃避生活,并不能換回內(nèi)心的平靜?!崩聿楹蛣诶诠亲永锲鋵嵤呛途S吉妮婭一樣的人。而克拉莉莎則和他們完全的不同。因此勞拉認(rèn)為克拉莉莎是一個幸運的女人,因為她天生有一顆可以與這個世界相融合的靈魂。她可以享受這個世界給她們帶來的一些東西。她的母愛是一種天性,這是一種幸福。雖然她自己總是意識不到。
這一天結(jié)束的時候,克拉莉沙終于從她的牢籠里走了出來。開始變得坦然,有的時候你必須懂得放手,有得人你注定無法挽留,死亡只是一種離開的方式,如果這是他們的選擇,你就只能去面對。任何人也沒有權(quán)利去指責(zé)或是指導(dǎo)別人的生活。我們需要面對的,是自己的人生,自己內(nèi)心真實的自我,無論這個認(rèn)識的過程是多么的痛苦,哪怕是死亡的絕路,無論我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是什么樣的人。我們不能逃避。
“親愛的雷納德,要直面人生,永遠(yuǎn)只面人生,了解它的真諦,永遠(yuǎn)的了解,愛它的本質(zhì),然后,放棄它?!?br>
——維吉妮婭 伍爾夫 這篇影評有劇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