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秦帝國之縱橫》是由丁黑執(zhí)導(dǎo),張建偉編劇,富大龍,寧靜,喻恩泰,傅淼,楊新鳴,等明星主演的劇情,電影。
東周列國,百年征伐,兼并撻伐,此消彼長。時至戰(zhàn)國中期,七國并霸。曾經(jīng)險遭滅國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之下迅速崛起,成為西北曠原最不可忽視的力量。在保守勢力的逼迫下,年輕的秦惠文王嬴駟(富大龍飾)被迫車裂商鞅,卻也以消極的態(tài)度抑制保守一派。齊魏相王,雄心勃勃的秦惠文王在極其兇險的局勢下登上國際舞臺,同時鏟除國內(nèi)以甘龍為首的反對勢力,為雄霸天下鋪平了道路。國力衰退的魏惠王(李立群飾)為遏制強鄰的東進態(tài)勢,任用蘇秦的六國合縱之說以陷秦國于孤立。而秦國在不斷蠶食周邊之際,也啟用張儀(喻恩泰飾)提出連橫的對策。豪杰賢士競相登場,戰(zhàn)國歷史進入了最顛蕩起伏的時代…… 本片根據(jù)孫皓暉的同名歷史小說的第二部改編。
《大秦帝國之縱橫》別名:大秦帝國2:縱橫,大秦帝國2,QinEmpire2,于2013-09-05上映,制片國家/地區(qū)為中國大陸??偧瘮?shù)43集,語言對白普通話,該電影評分9.3分,評分人數(shù)61717人。
看到秦惠文王季年神志失常我就在想,這樣編劇合適嗎?想了一陣子,最后的結(jié)論是合適。史書上對秦惠文王的記載很少,創(chuàng)作這個人物,或者說創(chuàng)作戰(zhàn)國人物、事件,都要花費巨大的心力。但終歸是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軀,這是不變的依據(jù)。秦惠文王四十五歲病逝,并沒趕上秦太子嬴蕩的成人禮,更不用說婚禮了。電視劇的編劇把這些都放在惠文王在世時。劇情到了冊立太子的部分轉(zhuǎn)入了內(nèi)政主題,與列國之間的伐交退居其次,而這個時候惠文王病了。什么病呢?不知。別說2300年前的人,就算是300年前康熙的死因也莫衷一是。那么對于編劇來說,“病”其實是個好噱頭,可以由此反映出很多現(xiàn)象,借此來表達主題。秦惠文王病倒之前,有志有勇,穩(wěn)健睿智,就算有失策,也能力挽狂瀾。五國攻秦時產(chǎn)生過猶豫和懷疑,險些喪失斗志,但人生整體而言是強悍果決的一個人。英年辭世,留下的必然是圖騰一般的英雄形象。缺少負面元素,高大全自然不真實。我想編劇利用“病”這個機會,盡可能全面的展現(xiàn)秦惠文王身為一個血肉之軀的模樣。而瘋癲比其他病癥更能表現(xiàn)人物的多面性,且戲劇沖突強烈。其一,嬴駟夢中見到已被誅殺的侍女項紋,隨即向已戰(zhàn)死沙場的嬴華求救。左右都是死人,驚醒后口吐鮮血。這是他對秦廷政局和自身安危的擔(dān)憂,焦慮身邊人的心機,也是對自己殺人的自責(zé)。之后的劇情惠文后和嬴壯、羋琰的舉動成為秦王的關(guān)注所在。有控制,卻不下死手,不想殺人,又不得不防。其二,嬴蕩婚禮上秦王神志格外失常。回內(nèi)宮心驚膽顫避開所有人。嬴疾問他怎么了,他說怕,還說他若走了要替他守好秦國。這些都是對當(dāng)年婚禮上魏紓刺他一刀的映射。當(dāng)年列國來賀,不過是虎視眈眈看秦國易主的熱鬧。嬴駟沒時間害怕,即便身上有傷,也要馬不停蹄的處理內(nèi)憂外患??雌饋硭脠詮?。直到二十年后才表現(xiàn)出來。其實這種怕已經(jīng)深植于他內(nèi)心成為陰影。他對嬴疾說他若走了要替他守好秦國,應(yīng)該是他被刺殺后的心境,而不是眼下身體不適擔(dān)心身后事。嬴蕩鬧家務(wù),趕走了太子妃?;菸暮髱е鴥鹤觼硐蚯赝躅I(lǐng)罪。秦王身體不適,王后要上前探病,被秦王阻止,別過來別過來,紓兒你別過來??赏鹾髨?zhí)意向前,秦王怒吼:“滾?。。 鳖^痛欲裂,內(nèi)侍要救護,卻被嬴駟按倒在地,抽出劍來,一劍殺了內(nèi)侍。此時嬴駟的表情,終于可以緩解病痛,可以解恨的樣子。開始看,只是單純認為嬴駟犯病啦,神志失常什么事都干得出來。過后才想到,嬴駟如此完全是針對魏紓,他是想殺魏紓的。說“紓兒你別過來”時,他的神志還正常,但已臨近崩潰,在最后的理性下,嬴駟拒絕魏紓靠近自己,估計就是怕精神失常后會傷害魏紓。到了頭痛欲裂時已經(jīng)不受理性控制。想必因為是一國之君,要對國家負責(zé),極力控制自己的感情,哪怕再恨魏紓也要以禮相待,不得廢后。如果不牽扯國家利益,可能嬴駟早就把魏紓殺了。其三,羋八子與嬴稷質(zhì)于燕國。燕國內(nèi)亂,秦王聽聞這母子倆已不在人間,病情加重。一日,神情恍惚走出宮外,幸被嬴疾救回。嬴駟叨叨著:車裂商鞅,趕走八子;殺甘龍,車裂商鞅。可能這是兩種態(tài)度的叨叨。他不忍車裂商鞅,趕走八子。同時肯定殺甘龍、車裂商鞅是對的。不管是肯定還是否定,這些都是他念念不忘盤桓于心頭的事兒。殺甘龍、車裂商鞅都是單純的政治事件,趕走八子牽扯到他的感情事件。他都沒念叨嬴稷,只是惦記八子,可見這個女人對他多重要。走出宮外,應(yīng)該是嬴駟潛意識中不愿再為君主的表現(xiàn)。太累了。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,嬴駟吟誦了《詩經(jīng)·秦風(fēng)·晨風(fēng)》中的最后兩句:未見君子,憂心如醉。如何如何,忘我實多!——惦記誰呢?應(yīng)該是想張儀、八子和稷兒回到他身邊吧。病逝時身邊沒有一個他喜歡的人,死在他恨的人懷里。而悲涼莫過于歷史還在繼續(xù),你不能駐足流連。這種表現(xiàn)手法,是盡可能的接近真實,極為贊許。其實伐交部分的各種刻畫也很好。例如馮高事件。秦王人前人后都慷慨激昂斬釘截鐵地說:我大秦寧失一國不失一士。可到最后還是把馮高送到韓國去殺頭了。秦王決絕的言辭感人肺腑,是真心話,但兩國邦交又不能不把馮高獻給韓國。那么這種真話就有可能是作秀,做給臣工將士們看,好讓他們甘心情愿為秦國賣命。政治家的虛偽也就表現(xiàn)出來了。對陳軫又何嘗不是,能為我所用最好,若用不了,我也就不在乎這個人才的死活。政治就是虛偽冷漠的,所以造就了虛偽冷漠的政治家。 雖說一會兒瘋癲一會兒正常,但都有用意。瘋癲時,嬴駟說的都是真心話,一個卸掉君主責(zé)任的常人感情。正常時,都是理性下的行為。瘋癲部分的主題是嬴駟的負面,沉溺于感情,膽小懦弱,游移不定。人物整體刻畫的篇幅比例,此部分不免有點少,甚至有硬性救急的味道。但無論多與少終歸是安排了,豐富了嬴駟這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,使其更為豐滿有血肉?!?/p>
另附:
關(guān)于富大龍的表演。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3070920/
Copyright ? 2020-2025 www.xinmeihezi.com [天龍影院]